"紀念坎城影展六十年,三十三位國際知名導演各自以三分鐘呈現他們的最初也是永遠、屬於電影院的故事。王家衛端出范植偉,蔡明亮請出自己的母親,侯孝賢長鏡頭裡是台灣的老戲院,還有北野武、拉斯馮提爾、阿巴斯、肯洛區、溫德斯、安哲羅普洛斯等多位大師影人。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如詩般的三分鐘,我們當代的銘記。
這兩個小時當中,時間就有如一幅全新的畫布般沾染著不同的色彩,如同【巴黎我愛你 】般的表現手法,的確是許多影迷不可以錯過的電影…
然而這樣的畫布卻又是更深一層的意義,有的導演選擇拿來詮釋自己的內心世界,有的導演選擇演出電影院內所預見的生活百態,有的導演選擇為他創造一個故事,用自己最拿手的技法,來凸顯自己的個人特色。
我記性不太好,大約看見了五六位的亞洲導演,從蔡明亮到王家衛,從有趣的小品一直到令人莞爾一笑的故事…當這些導演作品擺在一起觀看同時,就有如一場競賽,彷彿就像在比賽誰的掌聲最多般的一直接連不斷的展現,從這部電影當中可以看到很多的東西差異,我已經被養出了主流市場的胃口,看到亞洲的導演所拍攝的內容,想的總是這三分鐘怎麼這麼久。
讓我比較開心的是有拉斯馮提爾的作品,一段短短的三分鐘,帶出了他的諷刺風格以及令人驚訝的結局,得到的是全場的掌聲,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導演們的自High作品,但是卻又如此輕易的看出這導演的風格,侯孝賢的長鏡頭,蔡明亮的電影簽名,王家衛的色彩與情慾,張藝謀對生活的深刻…原諒我,我只記得亞洲導演…
可以一提的是北野武大師的作品,就在開始前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拿了自己的作品來諷刺一位農民在日本鄉下社會想要看電影卻無法看成,無奈又好笑的情節,這個橋斷真的安排的很好玩。值得一提的還有【尷尬】這部作品,說出了每位導演對作品與觀眾互動的恐慌與無奈,配合的大螢幕只能說是玩電影的作法
後來發現,與我產生共鳴的往往都是比較輕鬆愉快的橋斷,很值得一看的片,但是對我而言,還是略顯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