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

這次限制級瑜珈由北美館主力策辦
但是我實在對於台北市的藝文活動感到越來越噁心
過的宣傳包裝以及行銷手法,目的就是為了利益跟廣告商贊助
本來我如果只對這次展覽的外在宣傳感受到十分的力量
可是實際上去觀看大概只有七分左右
比去逛CAMPO還沒勁...



限制級瑜珈展介紹
<將於今年11月4日開展的第五屆「台北雙年展」將以「(限制級)瑜珈」為題, 試圖將當下熱門流行的活動作為一種象徵,探討全球化風潮底下, 極端的價值觀之間的衝突及其多重可能性。>

其實說實在的我覺得這份主題詮釋的不是很好,強迫灌上一個主題之後
反而讓這些創作的本身過於突兀
如果單拆開來觀賞的話,有些創作我認為是很棒的

1.紅燈群像
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台灣,擁擠的巷弄,車潮片不街頭,也許對他而言是個很奇特的現象。
一系列作品當中,看見了平常我們常去忽略的細節,一群機車騎士停在斑馬線面前,各有個的表情,這是在台灣生長的我們所習慣的世界,也是無法感受的那種特別之處,因為我們已經對於這個生活麻痺了,我們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卻無法去挖掘的體材。

2.入侵系列
可以大膽的在北美館外面揮灑自己的想法,這個點子我認為很棒,這個創意跟主題我很喜歡,也一口氣帶出我們應該要有的"視界"

3.極限運動影像系列
這個作品的感官是令我驚豔的,一群玩著滑板的少年不斷的向前衝進,到最後還是在一棟建築物理,之後少年們不斷的使用暴力來衝擊整個影像畫面,好玩的是"逃不出牢籠"這個想法,當我們處在一個視覺之房裡面,看這滑板運動的精采表現,強力的視覺以及聽覺震撼,只知道他們彷彿是在追尋著什麼東西,可是我們卻看不出來。最後的結束呈現當中很成功的傳遞出這個主題的重點。
至於這系列的詳細介紹跟作者想法請上北美館網站查詢。其實是有帶到戰爭的問題,可以參考看看。

對於極端價值觀的看法
現代人欣賞藝術,以及逐漸被"重口味"所影響,需要更顛覆傳統?要更有創意?要找出以往所沒有的媒介?這就是所謂對於工具上的進步,並不會對於藝術創作的演進有著積極的幫助,對於電影這項第八藝術來說,目前的技術仍然在不斷進步,但受之者的迴響卻有限,是否我們對於藝術或感受的價值觀,已經越來越極端化?卻讓我們再也看不到自己身邊的任何有些許價值的感受呢?
這些作品也許是為了自己的價值觀作出"第三類價值",但是我卻無法全部接受這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