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闡述人性的電影,也就因為如此才會令我印象深刻,雖然這部電影再撥放的時候畫質並不是很好,看的有點吃力,可是對於他的非直線敘事結構上的劇情影響我非常多,從一開始的問題發生到中段居然同時出現三段完全不一樣劇情,可謂之非常大膽的手法,一直到最後,樵夫居然又說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劇本,原來都是人為了掩飾自己的弱點所掩造出來的謊言,到最後的結局,三位在廟中躲雨人的對話更是點出了這部電影所要強調的人性的陰暗面。
##CONTINUE##
劇本的深度也是令我覺得後勁很強,雖然類似的主角劇情同樣出現了四次,
但卻不會有枯燥或是重覆的感受,
而這種推翻電影之前所呈現的事實的構成
卻可以讓觀眾反向思考電影所要表達的真正涵義是什麼。
中段在描繪妻子與武士還有強盜之間互動時,
在森林內奔走中的場面調度與運鏡令我覺得精采萬分,
而在光線以及黑白對比的層次上卻又如此豐富,
武士以及強盜在對戰的鏡頭令人覺得緊張刺激,
回家的時候我查了一下有關於這部電影的記載,
原來黑澤大導在拍攝這電影的過程當中還請工作人員在森林內的樹葉油上顏色,
爲的就是黑白呈現上所要強要的豐富感,
另外還有最後躲雨人的背景-廟宇與現場大雨直落的磅礡感,
更是帶出人其實很渺小的感受。
看完羅生門之後,我開始思考,往往謊言所掩飾的都是人最害怕被揭發的事實,
所以這部電影對我而言衝擊非常之大,這部電影的重點很簡單明瞭,
就是很直接了當把人性的自私面所呈現出來,去引用了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來改編,
也讓我了解到,學電影不能只是看電影,
在文學的領域上也擁有著許多題材可以去運用,
有時候可能只是很簡單的一兩句成語或是寓意,即是電影所要呈現的重點主題,
要找出自己所要呈現的重點-簡單但要震撼人心,才會是拍好電影的第一歩,
但其實就是這第一歩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