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革命曲

一段故事,在搭配著扣人心弦的旋律底下開始。




沒有華麗的琴技,也沒有貌似高級樂器所發出來的小提琴,帶著些許的粗糙包含著一些轉換不過特殊的弦聲,就像一個不完美的人,純淨的靈魂背負著世人的不完美。

黑白的影像,小提琴的聲音搭配著婦女被強姦的隱忍聲,拍著戰俘強力掙扎的雙腳,用力的想要逃脫救出自己最心愛的妻女,看到這幕,身為女性的我也不忍的別過頭。

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故事,背負著很沉重的人性。

爺爺說著,在上帝開創大地的時候,有位神明賦予了人類野心與貪婪,於是他們變成了壞人,而好人卻被壞人趕出他們的森林,好人跟上帝求救,但是上帝卻告訴好人:「你們必須要用自己的力量」,所以好人就躲在一旁,一直默默的、默默的等待機會來臨。

童言童語的問題卻能夠一語命中核心,孩子問:「爺爺,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去?」爺爺在閃閃的火光底下,看似蒼老的臉龐,經歷了無數時光的悲歡離合,眼神當中透露著堅定的決心。

沒有人知道地主要爺爺簽下的契約內容未來會是怎麼樣,但是爺爺明明知道這個舉動可能會將自己一生的依靠化為烏有,但是他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媳婦,還是每一天每一天,騎著驢子前往敵營,為敵軍演奏音樂。

我們知道這樣的舉動只是在讓自己加速喪命,但是爺爺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的歲月已經蒼老,不在對於存活這件事情抱持著太大的奢望,為的只是能夠用自己的生命,換回親人的性命。

爺爺帶著自己摯愛的小提琴,一聲聲的拉出音樂,他以為敵軍被他感動,每天驚險的一趟趟帶回保護村人的子彈,黑白的影像單純到令人痛苦,沒有色彩的干擾,把爺爺臉上的皺紋刻劃的異常深邃,尤其是每當爺爺要做出任何決定或舉動時,歲月的眼神,總是讓我在腦海中揮別不去。

音樂,真的可以感動一個人嗎,我在影片當中看到敵軍的老大以為他真的被爺爺的音樂所感動,但是卻又在最後的開啟槍套的動作,感到異常的噁心,爺爺的誠實讓他相信了敵人,敵軍所深愛的音樂,卻讓自己沾滿雙手的鮮血所粉飾。

好美的音樂,好美的畫面,這比起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來的震撼,一個反戰的意念在我腦海中升起,究竟戰爭帶給人們什麼,只是純粹將自我規則以外的社會所毀滅,或是敵軍也真的是真心的想要停止這一切的戰爭?

沒有人願意雙手沾滿鮮血,一直到最後,我們不知道爺爺手上的槍到底有沒有發射出子彈,或許爺爺最後也沒有使用那把槍,小提琴的蓋起,代表著爺爺對敵軍已經異常憤怒,所以他選擇不讓對方聆聽那純淨的生命之曲,而下一代的孩子,被我們的自私與貪婪所影響,已經學會背著槍枝,走向那長長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