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原文出自
http://www.twccm.org.tw/frameset.htm
"在游泳池慢跑的男人"
看完這篇文章,我哭了,就像文中老師所提到的,許多的選擇讓我們去選擇,而我所認為的不合理的事情,為什麼人總是卻無法做出一個對自己最好的抉擇呢?
從我進電影系開始,我真正的才開始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親情片總是無法克制的淚流滿面,我才真正的了解到為什麼我對於這種題材感受總是特別的敏銳。老師不斷的在課堂上提醒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想法以及反省自己,這都是我們的感受,這也是我們創作路上-「倉庫裡面的東西」。
那陣子,我回頭翻出自己長達五年多的日記,我看到的是一路走過來不斷蛻變成長的自我,我一直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卻對於無法改變的環境現實感到無奈,面對無法避免的問題,感受到無力。曾經,我也走過了,我可以對著熟識的同學侃侃而談我過去的家暴問題,與她們分享。因為我認為我走過了,只是現在只是在身上及臉上留下淡淡的傷疤,而去年開始唸書後的生活,我才真的了解到這段路上,要面臨的問題好多好多,我沒有宗教信仰,我只能靠著我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然而家庭的負擔卻不斷的牽制我的一舉一動。
決心唸大學後,也著實穩定了一陣子,白天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晚上當個無憂無慮的學生,唯一的遺憾就是自己的身體漸漸亮起紅燈,再加上時間總是不夠我將創作完成度提高,而我母親選擇在我放寒假前,跟我說父親又出了問題,然而我本來預計在一年級下學期過後將工作辭掉專心唸書,卻因為父親的貪賭,而又被束縛在無形的框框裡,母親哭著求我不要將工作辭掉,對我哭訴著父親又再一次的背叛行為。
我連續哭了好幾個晚上,我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不斷的在開會時間落淚,晚上上完課回到家,面對的是家庭的低氣壓,父親說著他要以死來彌補對我們的愧疚,還可以讓我們過好一陣子的生活。這件事情隱瞞了好幾年,父親一直到債高築天無法填補的時候,才選擇跟我母親說,然而我卻不斷回想從小到大一直犯同樣錯的父親,母親到底為了他,失去了多少青春,失去了多少她應該有的幸福日子。
當我媽哭著求我不要恨我爸,說這都是她的命,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我能夠再給她幫助,我不知道我該不該答應,因為在我的計畫當中,前幾年的工作收入,其實是用來追尋夢想的基金,我想選擇,可是我卻不能選擇,因為這就是環境無形的壓力,令人感受到無力抵抗這種命運。
我慶幸的是,提早投入職場讓我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而且也讓我變的很堅強,不再是以前好高騖遠的人,現實讓我知道了殘酷,而猶豫不決只會讓自己浪費時間。而我所擁有的,就是在我身邊支持著我的同事與朋友,在我傷心難過的時候她們願意聽我傾訴,即使問題到現在還是沒解決,但是我會更堅強的去執行我的信念,而我母親則是在一旁指責我的自私,但是我真的盡力了,我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對我對家人最有力量的方式,換一份薪水較低但是可以養活自己又可以控制時間的工作,而之前的收入,就全數交給母親去處理。我盡力了,但是這陣子還是不斷的面臨問題,母親抱怨之前收入的優渥,抱怨著我戶口裡面的數字越來越少,每天回到家裡,依舊還是面臨同樣的質問:「妳可不可以找一份薪水高一點的工作,來幫忙家裡?」
這五年的時間,我付出了生命1/2的時間不斷的再跟金錢纏鬥,為的就是要讓自己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唸書,讓自己利用這四年的時間來彌補我青春時期的缺憾。回到校園,我真的很快樂,也好高興我認識了我們班同學,上課的時候我是輕鬆又有活力,而回到家,只是不斷的面對家裡的質疑「唸這個有什麼用?」
每次只要一跟家裡的人談起這個話題,我總是哭著對媽媽說,我只是想要好好唸書而已,不行嗎?而且我覺得我唸的快樂,付出的也有收穫,而且也真的抓到了自己的夢想,我不了解,這樣我認為兩全的做法,我真的自私了嗎?
這問題持續到現在,依舊是無解,當初提報劇本的時候,我原本想說出為什麼女兒會恨母親這個原因,我不諒解的,為什麼一個一直犯同樣錯誤的男人,為什麼母親依舊無怨無悔的幫他收拾殘局?
後來我去看了吳念真的舞台劇「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我才知道,台灣的環境所造就出來的性格,很多都是選擇逆來順受,恐懼踏出步伐改變現狀的人,這是我母親的性格,她認為是她的命運,而我還是透過一部訴說別人故事的戲劇,才真的能夠深刻體會到我的母親所謂的認命,是怎麼一回事。
一個傾訴者,對一個充滿絕望的人,其實是很重要的浮木,我想到我同事不斷的鼓勵我叫我堅強,其實這些對我來說已經非常足夠,這些陪伴我渡過人生低潮期的朋友,則是讓我了解原來我從小到大對人的不信任感是來自父親,而我因為她們,又選擇了願意相信別人。而後來,我選擇當我母親的傾訴者,這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其實這些情緒,只要懂得宣洩,都比不上又發生更悲慘的悲劇來的好,。
這次看到老師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一些過去,就有感而發的寫了這些。我也難過著那位學長的事情,畢竟他所受到的傷害一定很深很深,才會這麼難走出第一步。看了之後真的會想到很多事情,很謝謝老師的分享。
標籤:
嗨咖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