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Steven Spielberg/編劇:Tony Kushner、 Eric Roth
演員:Eric Bana、Daniel Craig、Geoffrey Rush、Mathieu Kassovitz
今天終於鼓起勇氣租了慕尼黑看,早就聽說這片的拍攝手法很特別
只是時間還真他媽的有夠久,看到快兩點..
內容簡述:
以色列運動員在慕尼黑遭到巴基斯坦激進派幕後黑手策劃所暗殺,
以色列為了捍衛自己的國家尊嚴,
開始展開一系列的報復行動對於恐怖份子首腦進行以牙還牙的暗殺計畫
身為暗殺小組領導的男主角,
從一開始的信任、積極行動、遇到越多阻礙、再來被追殺、感到恐懼等心態
之後自己越來越不相信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希望自己可以擺脫這一切
可是事實已經造成,
就跟以色列還有巴基斯坦互相的殘殺已經造成無法擺脫的復仇命運
(對不起我不太會寫內容概述XD,這部戲真的有點複雜)
攝影部分:
這部電影算是寫實主義的有點偏向紀錄風格,
1.中間史導在拍攝"發生之原因" ,
以色列的總理與高幹討論暗殺計畫是否執行過程
感覺很像手提式攝影機的風格,
像是參與現場紀錄以及追蹤的感受
2.在以色列人討論暗殺計畫同時,為了更有緊湊感以及面臨的問題是很嚴重的感覺
都是以緊的取鏡來傳遞演員的互動,彷彿任何的語言都會是影響大局的關鍵
3.其中槍戰鏡頭幕幕逼真,血腥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以及寫實,
都是以中景or遠景表達出現場感,畫面構圖緊湊,只要是槍戰畫面產生
所有持槍人員的鏡頭就呈現動作迅速、交錯快、人數眾多壓制畫面的壓迫感,
甚至重要動作(如殺人)都會有迎面而來的壓迫感,
令民眾感同身受這些面臨死亡的恐懼
4.為了要讓各段劇情有交錯感以及表達某些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
史導運用了數次攝影鏡面映像來表達主角正面臨一些現實與想法
將主角正在思考的人與事具體化表現在鏡面上倒映
我很喜歡這種手法,而且交錯的非常自然。
如其中有一幕是主角正在飛機上要前往執行第一次任務,
飛機外面的天空正好是以色列運動員被暗殺當天晚上的夜色,
當思考完以色列運動員被暗殺的過程完畢之後,
又接連回飛機外面的日出景色(黃紅色)
5.其中有一幕的營造緊張氣氛的手法很特別,當男主角在雅典進行集體槍殺行動
一開始在被殺角色的房子所有的關係演員全部都因為手上拿著槍
近距離的對著對方(遠景拍攝得知現場環境關係狀況)
這時候鏡頭拉上去俯角,顯示所有人的關係,都沒人敢動一步
拍攝到的上方電風扇正在轉動,表現出強烈的動與靜對比,更有緊張的氣勢。
分鏡部分
1.為了要更擬真這是真實故事的感受,
史導在攝影分鏡手法上運用了很多新聞畫面的做法
讓電影更有真實感受,很多都是直接拍攝電視來描述劇情發生過程。
這個手法我很喜歡,甚至為了要更清楚表達出以色列國家的憤怒跟情緒
直接以180度角的分鏡交錯來表達出螢幕前面觀眾的臉上表情,
會讓新聞畫面更有強烈的真實感。
2.以色列派出的暗殺小組總共有五名,從一開始遠景中取景的個人距離,
在取景構圖是各據一方,之後再以個人特寫鏡頭分鏡畫面帶出每個人的特色
為了要讓這五個角色各有關係連結,
特寫取景都會取少部分另外要角再做景深掉,讓觀眾有這五個人是共同體的感受。
設計部分:
1.顏色部分對比強烈搶眼,很有風格印象深刻,要角不容易被遺忘
(EX:男主角一開始在飛機上,飛機椅套全是紅色,男主角身穿白色西裝)
(EX:在與線民討論中,背景全是紅色雨傘,男主角也還是維持白色對比風格)
(EX:後端劇情當中有男主角與自己女兒在電話對話,電話是使男主角對自己崩潰的重點)
(故另外一端溫馨家庭配色上,全部都是白色系,聯繫兩人的對話是以對比色(藍)
加強電話的重要性)
2.因為是一部真實故事的電影,所以顏色是寫實風格偏冷色調,
音樂部分:
1.配樂從一開始就是主導整個劇情發展的關鍵,
漸進式的音樂表達出越來越激烈的槍戰
以及人民的哀傷。
2.中間血腥畫面的鏡頭,完全都以音樂為聲音背景,
讓觀眾不至於覺得過於慘忍,但是卻會有一種哀傷感受油然而生。
劇情部份
1.男主角並不知道詳細的以色列運動員被暗殺的過程,
也不知道原來殺死以色列運動員的巴基斯坦人最後也被圍剿。
史導在劇情過程中,不斷交錯實際被暗殺的過程(以鏡面、以夢境、以性愛過程)
a.從一開始的以玻璃鏡面-
表示主角感受到自己的國家被不公平的對待,
而自己也平靜的接受要去為自己的國家復仇的事實
b.以夢境-
這時候男主角的小組們已經開始被追殺,只是男主角還沒接受到這個訊息
劇情是從男主角到飯店房間,休息睡覺的時候夢到以色列運動員被殺害血腥的過程
整個畫面運動速度很快、導演在這邊用音樂取代掉大部分的聲音
只看到不斷的血腥槍殺的激烈鏡頭,這時候男主角猛然嚇醒。
畫面切換到男主角激動的彈跳起來,
走出後,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同伴已經被暗殺了
算是整部劇情中的轉點,男主角開始有危險感、不信任的感覺、被追殺的感覺。
用夢境的血腥暴力來當做開場,後面則是因為發現死去的同伴而感到哀傷。
這部分我認為很有連貫性的劇情操作。
c.以性愛過程-
最後是在男主角回到家裡,但是還是認為自己無法擺脫會被追殺的陰影。
男主角的妻子為了安撫他,後來發生了性愛關係,
而過程之中,男主角的表現中,不斷的交錯槍戰鏡頭
代表正面臨痛苦的煎熬著自己心中的意識。
中間導演切換最後以色列運動員怎麼全部被殺害的,
可以說是前因後果交代的非常清楚,而且站在很中立的立場去呈現這部電影。
2.最後的結局不代表任何的結束,男主角最後的選擇,讓這些國與國的恩怨動作,
表現是沒辦法保證讓自己國家的人民可以感到安心的。
世界上的戰爭持續進行中,
我想導演只是想要拍攝一部站在事實那方的電影,
不代表任何的立場,只有忠實的表現出這些過程。